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产品描述

认证种类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ISO90017000 ISO三体系20000 ISO140017000 TS1694926000 ISO450017000 作用提升企业内部管理 周期30天左右 培训方式线下 服务范围全国 优势服务好,效率高 申办用途投标项目加分

ISO14000系列标准的诞生是ISO履行支持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结果,“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在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上予以确定。


早在1991年,ISO和IEC(国际电工**)就组建了环境战略咨询小组(SAGE),这个小组由来自20个国家和11个国际组织的100多位环境*组成,致力于定义与形成环境相关标准的基本要求。


1992年经过一年多的调研,SAGE建议ISO设立像TC176那样新的技术**来制定环境管理标准,于是同年10月,ISO设立一个新的技术**ISOTC207环境管理技术**,秘书国为加拿大,至今TC207包括来自75个成员国的工业界代表和***、其他26个观察员国的代表,以及多达41个国际或地区组织,包括UNCTAD(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EP(联合国环境规划署)、WHO与WTO等。


TC207于1993年6月正式成立,其宗旨是支持世界范围内的环境保护工作,改善坏境和生态、减少污染,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过三年的努力,在参照英国BS775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以及加拿大等国环境标准的基础上,到1996年10月1日由TC207制定的5个环境管理标准经由ISO颁布,其中的核心标准是ISO1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和ISO14004:1996《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指南》,同年中国等同转化为国家标准,即GBT24001—1996和GBT24004—1996。


ISO14001:1996标准内容的编排可以说是划时代的,完全遵循PDCA循环的模式,将17个管理要素融入五大活动中,即环境方针(P)、策划(P)、实施和运行(D)、检查和纠正措施(C+A)以及管理评审(A),由于按照PDCA的逻辑顺序编排,使人一目了然,也便于理解和记忆。


2004年两大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已经修订成为ISO14001:2004和ISO14004:2004,与96版标准相比,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动,只是在表述上更加准确和简洁,内容上更加完整而已。


2015年9月15日,ISO14001:2015正式颁布。


综观ISO14001标准,不难体会出其鲜明的特性,比如:


(1)标准规定的是实施者必须达到的环境管理框架(即思路和理念),并未对组织的环境绩效提出**要求。


(2)标准只是要求组织在环境方针中对遵守有关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以及对持续改进和预防污染做出承诺,而这“一个遵守和两个承诺”执行起来组织有很大的回旋余地,即只要组织对环境管理有所动作和小的成效,皆有通过认证审核的条件。


(3)标准充分体谅组织在实施环境管理体系时的难度,比如4_4_3中的“组织在建立和评价目标和指标时,应考虑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以及自身的重要环境因素。此外,还应考虑可选的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以及相关方的观点。”又如连重要环境因素都是按组织自己确认的准则加以确定的。


(4)标准对组织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编制数畺的硬性要求非常少,比如没有要求制定环境手册,对程序文件的要求仅在4.6运行控制中有要求,对标准中提及的其他程序的建立和实施要求组织可以不形成程序文件,因为不是“形成文件的程序要求;对于记录要求也非常少,几乎完全由组织自主掌控。


所以对于各类组织而言,ISO14001的实施和通过认证的门槛不是太高,标准给人的感觉是像一阵春风轻柔地推动组织持续地量力而行地改进坏境管理绩效,这样一来即使是同一地区两个完全相同的组织都各自建立、实施和通过ISO14001认证,其坏境管理绩效也是可能不相同的,相同的东西可能只是都基本遵守和达到了类似适用环境法规标准的要求而已。


总之站在ISO的度和立场,制定ISO14001系列标准的核心目的是帮助实施标准的企业实现:


(1)识别和控制由其活动、产品或服务导致的环境影响;


(2)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绩效


(3)系统的方法设定和达成环境目标和指标,以及证明已经取得的环境绩效。


http://hnqyzx1.cn.b2b168.com

产品推荐

您是第68602位访客

版权所有 ©2024 八方资源网 粤ICP备10089450号-8 吉林省鸿诺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保留所有权利.

技术支持: 八方资源网 八方供应信息 投诉举报 网站地图